马尔堡大学的费利克斯-泰希纳(Felix Teichner)说,人们对这座寺庙知之甚少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1 世纪到 4 世纪,与古奥索诺巴的罗马广场融为一体,是这座城市的经济、政治和社会中心。

据这位研究员称,本周早些时候在 Largo da Sé 进行的调查--这是马尔堡大学和阿尔加维大学参与的一个项目的一部分--证实了上世纪中叶在那里发掘的考古学家之前提出的位置,并有照片为证。

"探测到的]是神庙的一角。在老照片中也能看到。我年轻时曾在埃武拉的戴安娜神庙前工作过,这里也是一样。他强调说,新技术 "比挖掘更快,而且不会破坏任何东西"。

这次勘测是与法鲁市博物馆合作进行的,使用的是地球物理设备,即地基雷达,其基础是向埋有罗马建筑的底土发送和接收电磁波。

通过测量这些电磁波在被掩埋结构中的折射强度,我们可以绘制出该建筑的外观图(其基座保存相对完好),从而确定神庙的平面图,其正面与大教堂一样,面向福尔摩沙河和奥松诺巴港。

因此,从海上来的人可以很快到达古罗马城市广场和神庙,这是港口城市的常见做法,因为港口城市的主广场就在港口附近。

费利克斯-泰希纳说:"这是法鲁城市考古大拼图中的又一个小片段,"他强调说,解释这些结果需要地球物理学家,因为考古学家通常无法做到这一点。

当被问及该遗址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时,法鲁市博物馆考古学家努诺-特谢拉(Nuno Teixeira)强调,目前的目标是绘制结构图,因为任何可能的发掘都必须以博物馆项目为先导。

阿尔加维大学(Ualg)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、动物考古学家玛丽亚-若昂-瓦伦特(Maria João Valente)也认为,目前,了解那里有什么比发掘遗址更重要,因为在城市环境中进行深度发掘 "非常复杂、昂贵,而且会对居民造成极大的干扰"。

法鲁市博物馆馆长马尔科-洛佩斯(Marco Lopes)毫不怀疑,如果没有两所大学的合作,就不可能进行这种地下勘探,因为马尔堡大学提供了地球物理设备。

她说:"从知识的角度以及从考古和遗产的角度来解释这座城市,我们从一开始就不能不利用[合作关系],"她认为这些研究有助于补充 "罗马城城市组织的愿景"。

该项目将持续到 2026 年,由德国科学技术基金会(FCT)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(DAAD)资助。